尊敬的李素平、苏枫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许昌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我市建设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国家技术合同登记系统、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注册有管理分支机构和依托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有市科技人才引进与技术转移、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等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一、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情况
(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状况。2016年以来,我市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市级5家;众创空间16家。其中:国级2家、省级5家、市级9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基本形成了全方位支持创新创业的载体平台体系。
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主要是依托建设单位,按照国家和省、市建设标准直接认定的,其运行和日常管理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市财政在首次认定获批后,按照不同的级别一次性分别给与5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奖励补贴。
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是通过政府为科技型小微企业集中租赁场地,三年内为其减免办公和研发场地租金、引进相应的技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方式建设的。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由于我市没有大院名校,科技资源匮乏,加之孵化器建设起步较晚,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其配套服务功能,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其运行和日常管理暂时由政府部门委派人员代为管理,市财政在首次认定获批后按照不同的级别分别给与5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补助。现阶段,我市大部分孵化器还处于培育成长阶段,功能相对比较完善、运行较好是依托市科技大市场建设的国家级孵化器,自2016年建设成后,已累计孵化毕业39家企业,在孵的69家企业,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33221.8万元,研发投入总额2619万元,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组建省级研发平台1家,新型研发机构1家。
(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状况。1996年以来,全市已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8个、市级211个。重点实验室43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39个,基本上覆盖了我市主导产业、传统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建设工作,2013年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市财政在首次认定获批后按照不同的等级,分别给与50万元、2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补助。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经过近二十五年的建设发展,其队伍不断壮大,原始的功能定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对外服务功能逐渐淡化,绝大部分成为服务于依托建设单位自主创新的研发平台。
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培育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2016年以来,借助省内高校人才、成果等科技资源优势,获批组建了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批准组建了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根据今年7-8月份全市省、市级创新平台运行状况考核普查结果,目前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署有合作协议、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达到了64.6%,企业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引进先进技术和推广应用的能力不断增强,2016-2019年,由我市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2项;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科技进步奖21项,获奖项目数连续四年位居洛阳市之后,全省18个地市排名第三。
(三)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状况。为加强业务管理,提升科技公共服务水平,科技部门根据本部门的职能,利用互联网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上下贯通的业务网络管理系统和为社会无偿提供集政策宣传、技术、人才、设备、交易、咨询等资源要素为一体的快速、便捷共享的网络服务体系。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网络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平台的作用日渐显现。2017年7月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启用以来,已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89项,其中2020年上半年达到94项;2019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46份,实现合同成交额3577.11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3576.41万元,占合同成交额的99.98%;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加盟单位现已达到19家,录入平台大型仪器的总数473件,2019-2020年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检测服务1027次。
尽管这些科技服务平台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正如你们指出的那样,还存在平台建设投入不够、服务功能与能力亟待加强、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技术服务的平台运营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各自为战等问题,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还不能满足市场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你们的建议,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平台建设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围绕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和“科技创新年”工作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我市科技创服务平台的功能,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推进:
一是引导市场运作,提炼平台品牌。一方面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培育建设工作。依据2020年7月新修订的《许昌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和孵化器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孵化成效,形成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业态丰富的发展格局。重点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建设分类指导,突出抓好孵化器功能完善和升级工作,为孵化新企业、催生新产业、形成新业态,推动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投资与孵化结合,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鼓励其设立市场运作团队,培育自我造血能力,在争取享受国家、省级对平台建设支持政策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优秀服务品牌,不断适应市场、融入市场,实现自我良性发展,从而发展壮大。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培育其持续创新的能力。根据新修订的《许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许昌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化整合方案》,一方面按照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创新主体,做好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化整合及更名工作,解决好重复建设问题,并根据区域产业布局,重点抓好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规划布局,依托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和产业相对集中、创新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抓好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抓好省级创新平台的培育工作,引导企业加强同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利用其科技资源联合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发挥其技术创新引领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
三是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平台建设体制多样化。针对我市缺少大院名校,科技资源匮乏这一特点,2018-2020年,围绕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举办中科院-百名专家许昌行、承接科技部和省政府举办的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许昌专场活动等,引进的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建设和正在建设的北京邮电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昌基地,北京理工大学--许昌阻燃材料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许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其建设模式使平台建设体制多元化投入、管理体制进一步得到补充完善。下一步将按照两位委员的建议,积极推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和中国航空九院771所--许昌智能制造研究院协商、建设工作,以满足新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努力实现委员提的平台体制多样化要求。
四是加强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壮大。为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市财政购置的大型科学设施与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初创时期资金困难问题,今年6月份我们对现行《许昌市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和《许昌市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双向补助实施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办法》和《细则》将遵循非盈利、成本价和有偿服务的原则,实施双方网上议价、专人负责审核把关、使用创新券补助方式,支持市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的科技研发活动。
五是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是培育科技人才的基地和摇篮,科技创新平台需要依靠高层次人才支撑。下一步,一方面我们将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帮助企业引进高端的科技人才,在参与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解决技术难题、科技成果转化、先进技术引进推广应用过程中,通过传、帮、带,注重抓好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在合作共建、兼职挂职、特派员行动过程中,加强信息交流,抓好人才培养工作。另外,今年7月10日,我市出台了《许昌市优秀专家选拔管理办法》,未来每三年评选100名“许昌市优秀专家”。借此,我们将按照市委、政府要求,加强对本土优秀专家培养、使用的力度,在省、市级项目和研发平台的申报推荐过程中给予支持。
最后,诚挚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你们一如既往,继续为我市科技创新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不断开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0年10月10日
以上就是河南省高企认定服务平台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008号提案的答复》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内容可持续关注本站,也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打咨询热线:173-2481-067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gq.sstm100.com”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内容,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南省高企认定服务平台”并标明本站链接http://gq.sstm100.com/!凡注明来源非“gq.sstm100.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平台,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联系电话:173-2481-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