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代办公司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

2016年度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栏目:官方公告来源:郑州市科学技术局时间:2022-07-21 11:39:08

一、本计划实施的主要内容

实施本计划的目的是促进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科技创新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科技工作发展。

二、本计划实施的考核目标要求

本计划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一年。考核要求:一是研究的思路、方法、观点和分析科学有效;二是研究成果有创新性、适用性,对郑州的发展有针对性、前瞻性;三是原则上要求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发表、成果应用单位的评价证明等。

三、本年度支持方向

本计划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和成果转化等领域,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突出战略性、系统性和创新性。项目选题和要求:

1.郑州市“十三五”时期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总结分析“十二五”时期郑州市科技服务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重点地区推动科技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依据郑州市“十三五”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从科技服务业支撑郑州市及河南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定位出发,系统地提出郑州市“十三五”时期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重点工作以及政策保障措施和政策创新思路等有关建议。

 研究成果《郑州市“十三五”时期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2.郑州市众创空间发展及有关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对郑州市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的研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我市在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政策中的缺失和需要加强的措施,结合国内外发展众创空间的成功经验与郑州创新创业的现状,探索如何从更好的发展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提出对策和建议。

研究成果:《郑州市促进众创空间发展对策研究》。

3.驻郑高校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发展及有关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以激发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活力、助力创新郑州为目的,在对郑州市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分析基础上,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驻郑高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场所,基于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以构建众创空间、“创新咖啡”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内容,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成果:《驻郑高校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发展对策研究》。

4.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总结分析目前郑州市科技金融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困境,根据国家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和科技部与“一行三会”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广泛吸收和借鉴外地重点地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成功经验,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领、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综合运用后补助、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方式,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配置的评价机制,系统地提出郑州市科技金融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工作、政策创新及推动措施等。

研究成果:《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5.提高郑州市R&D投入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对郑州市R&D投入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与中部六个省会城市及全国27个省会城市进行对比研究,参考先进城市的投入情况,发掘郑州市R&D投入现状中的优劣势,提出相应可行的对策。

研究成果:《提高郑州市R&D投入对策研究》。

6.郑州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内容:根据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结合郑州市产业结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和特点,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领域,重大举措,建设和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等,为编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研究成果:《郑州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7.郑州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和发展规划研究。

 研究内容2016年河南省将全面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区域,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涵盖郑州高新区全域,同时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区,辐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金水区、郑州经开区的重点园区。自主创新核心区和辐射区分工合作,加强产业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结合国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机遇,研究优化完善我市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优先发展的产业,重点产业园区、重大举措等,为编制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研究成果《郑州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发展战略研究》。

8.郑州市创新创业政策环境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对我市出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研究成果:形成评估报告和郑州市创新创业指南。

9.郑州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围绕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究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

研究成果:《郑州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对策研究》。

10.郑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对2012年郑州市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来,郑州市在推进试点工作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成效进行分析评估,与全国其他城市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继续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建议。

研究成果:《郑州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评价研究》。

11.郑州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客观分析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与面临的形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研究未来五年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编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研究成果:《郑州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

12.郑州市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科技创新平台的探索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解决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的机构性质界定和组建运营模式,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土地、基建的保障措施,配套的财税支持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配套措施,其他配套政策措施等问题的方法。

研究成果:《郑州市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科技创新平台的探索研究》。

13.郑州市都市农业科技创新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根据“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分析该产业发展存在的难题,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促进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研究成果:《郑州市都市农业科技创新对策研究》。

14.郑州市促进国外技术及人才向内地转移研究。

研究内容:对我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及科技人才的途径进行调查研究,为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管理水平提出对策和建议。

研究成果:《郑州市促进国外技术及人才向内地转移对策研究》。

四、支持对象

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研究机构。

五、申报条件

1.本指南每一选题择优支持一个承担单位。

2.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在郑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研究能力并能为项目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课题组成员学科结构和人员结构合理,能胜任研究任务。

3.同一个单位只能通过一个归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

4.项目负责人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和硕士以上学历(含硕士)”,申报的课题与从事的工作相关。

5.已经承担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未结题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同一个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申报单位须在本年度限项额度内统筹申报。

六、相关要求

(一)对申报材料的具体要求。1.要求规范填写《郑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和《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并将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附后。2.“项目申报书”经推荐部门(市直主管部门或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后报送。无推荐部门单位须注明承担单位所在地隶属关系。3.申报采取网上申报的形式(郑州市科技局门户网站(http://zzkj.zhengzhou.gov.cn)-科技服务-项目申报。)。初审通过后,下载纸质版,加盖公章,一式两份,由单位负责同志汇总,统一报送至法规处。

(二)申报时间。2016年5月11日前(逾期不予受理)。

(三)限项要求。本科类院校限报3项,其他学校、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研究机构限报1项。

七、联系方式

郑州市科技局法规处

联系人:王霞丽 张旭

联系电话:0371-67181456

邮箱:zzskjjfgc@163.com

申报咨询QQ群:554695041

地址:郑州市陇海西路与工人路交叉口郑州市科技局216房间

附件:1.《郑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doc

 2.《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doc

2016年5月11日

以上就是河南省高企认定服务平台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6年度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申报指南》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内容可持续关注本站,也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打咨询热线:173-2481-0679

相关标签:
本文地址:http://gq.sstm100.com/news/guanfang/4273.html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gq.sstm100.com”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内容,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南省高企认定服务平台”并标明本站链接http://gq.sstm100.com/!凡注明来源非“gq.sstm100.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平台,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联系电话:173-2481-0679